1.经营资质
|
1.1
|
经营者持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
不符合则为否决项
|
|
1.2
|
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关内容与实际经营不相符。
|
不符合则为否决项
|
|
1.3
|
在经营场所明显位置悬挂或摆放食品经营许可证。
|
1
|
|
|
|
2.经营条件
|
2.1
|
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场所(2.1.1-2.1.6)
2.1.1食品销售区域与非食品销售区域分开设置;生食区域与熟食区域分开;待加工食品区域与直接入口食品区域分开;经营生鲜畜禽、水产品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经营区域分开;
|
1
|
|
|
|
2.1.2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熟食有专门销售区域;生鲜畜禽、水产品与散装直接入口食品距离符合物理隔离要求;
|
1
|
|
|
|
2.1.3从事冷食类、生食类、裱花蛋糕制售,设置相应操作专间;
|
1
|
|
|
|
2.1.4自制饮品制售、冷食类制售中仅制售蔬果拼盘的,设置相应的专用操作场所;
|
1
|
|
|
|
2.1.5食品制售操作专间、专用操作场所符合相关要求;
|
1
|
|
|
|
2.1.6食品制售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加工制作、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
|
1
|
|
|
|
2.2
|
经营场所环境整洁,与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食品销售区、贮存区与生活区分(隔)开。
|
0.5
|
|
|
|
2.3
|
具备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2.3.1-2.3.2)
2.3.1经营者销售鲜活水产品的,设有上下水的蓄养池,水池周围墙壁贴瓷砖或其他不透水、容易清洗的材料;
|
1
|
|
|
|
2.3.2畜禽产品、水产品采取冷藏、冷冻等方式销售,配备与销售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冷冻设施,保障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始终符合质量安全所必需的温度、湿度和环境卫生等特殊要求。
|
0.5
|
|
|
|
3.食品标签等外观质量状况
|
3.1
|
检查的食品在保质期内。
|
1
|
|
|
|
3.2
|
检查的食品感官性状正常。
|
1
|
|
|
|
3.3
|
经营的肉及肉制品具有检验检疫证明。
|
1
|
|
|
|
3.4
|
检查的食品符合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的要求。
|
1
|
|
|
|
3.5
|
经营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包装上有标签,标签标明的内容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
1
|
|
|
|
3.6
|
经营的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
0.5
|
|
|
|
3.7
|
销售散装食品,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
1.5
|
|
|
|
3.8
|
经营食品标签、说明书不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
1
|
|
|
|
3.9
|
经营场所设置或摆放的食品广告的内容不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
1
|
|
|
|
3.10
|
经营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有中文标签,标签上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
1
|
|
|
|
3.11
|
经营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有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
1
|
|
|
|
3.12
|
销售的食品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相符。
|
0.5
|
|
|
|
3.13
|
销售的转基因食品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
0.5
|
|
|
|
4.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
4.1
|
食品经营企业设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1
|
|
|
|
4.2
|
食品经营企业设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1
|
|
|
|
4.3
|
食品经营企业不存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查考核不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岗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
|
1
|
|
|
|
5.从业人员管理
|
5.1
|
食品经营者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
1
|
|
|
|
5.2
|
在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经营人员取得健康证明。
|
1
|
|
|
|
5.3
|
在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经营人员不存在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情况。
|
1
|
|
|
|
5.4
|
食品经营企业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
0.5
|
|
|
|
6.经营过程控制情况
|
6.1
|
按要求贮存食品。
|
1
|
|
|
|
6.2
|
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
1
|
|
|
|
6.3
|
食品经营者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贮存和销售食品。对经营过程有温度、湿度要求的食品的,有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的设备,且按要求贮存。
|
1
|
|
|
|
6.4
|
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
1
|
|
|
|
6.5
|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建立并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按规定上报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
0.5
|
|
|
|
6.6
|
能提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
|
1
|
|
|
|
6.7
|
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信息完整,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六个月。
|
1
|
|
|
|
6.8
|
食品经营企业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
1
|
|
|
|
6.9
|
建立并执行不安全食品处置制度(6.9.1-6.9.2)
6.9.1按规定停止销售或召回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
2
|
|
|
|
6.9.2食品经营者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按要求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
1
|
|
|
|
6.10
|
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销售记录制度。
|
1
|
|
|
|
6.11
|
食品经营者张贴并保持上次监督检查结果记录。
|
1
|
|
|
|
6.12
|
从事食品制售,加工用水、洗手消毒设施、食品添加剂使用符合要求。
|
1
|
|
|
|
6.13
|
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熟食,消费者不能直接触及,或者配备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
|
1
|
|
|
|
7.食品内在安全情况
|
7.1
|
经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
6
|
|
|
|
8.婴幼儿食品及其他
|
8.1
|
经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均为按规定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
1
|
|
|
|
8.2
|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
1
|
|
|
|
9.保健食品
|
9.1
|
是否经营未按规定注册或备案的保健食品。
|
2
|
|
|
|
9.2
|
经营的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是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是否真实,是否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
|
1
|
|
|
9.3
|
经营保健食品是否设专柜销售,并在专柜显著位置标明“保健食品”字样。
|
1
|
|
|
9.4
|
是否存在经营场所及其周边,通过发放、张贴、悬挂虚假宣传资料等方式推销保健食品的情况。
|
1
|
|
|
9.5
|
经营的保健食品是否索取并留存批准证明文件以及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
1
|
|
|
9.6
|
经营的保健食品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是否含有虚假内容,是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是否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其内容是否经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件。
|
1
|
|
|
9.7
|
经营的进口保健食品是否未按规定注册或备案。
|
1
|
|
|
其他需要记录的问题:
|
2
|
|
|
|
动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分值(扣分合计)
|
|
|